中国宇航学会密切联系和有效服务广大会员,积极创新培育青年科技人才,激发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造创业活力,为会员提升综合实力搭建广阔平台,取得了显著成效。学会在开展富有特色和个性化会员服务工作的基础上,鼓励广大会员充分展示学术特性、实现自我价值、弘扬航天精神,引导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在实现航天梦、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梦想。近年来,一批优秀会员脱颖而出,他们锐意进取、创新实干、执着追求,在航天领域的各条战线上奉献着光和热。中国宇航学会现推出“展会员风采,弘航天精神”专栏,陆续为您讲述他们的故事。
张柏楠,男,中共党员,工学硕士,研究员,中国宇航学会会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62年6月出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曾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载人飞船系统副总设计师,空间实验室系统总设计师,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等科技成果奖项,荣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奖、“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载人航天突出贡献奖、航天基金奖、航天功勋奖等荣誉称号,出版专著1部、译著1部。
今年5月30日,在全国科技者工作日当天,“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隆重揭晓,由中国宇航学会推荐的张柏楠榜上有名。
中国宇航学会会员 张柏楠
作为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带领团队全面开展了空间站阶段载人飞船方案论证、设计和验证工作,设计了前向、后向和径向交会对接模式,实现了快速全自主交会控制,返回轨道控制能力覆盖了空间站运行轨道,神舟飞船作为应急救援船具备数天内快速发射能力。同时,他组织开展了空间站阶段载人飞船并行研制模式研究,通过科学开展流程优化,实现每年出厂两艘载人飞船的工程目标,使我国大型航天器研制的工程实施能力迈上了新台阶。
作为新一代载人飞船项目负责人,张柏楠带领项目团队开展了新一代载人飞船系统方案论证与关键技术攻关。提出了具有多用途、模块化、可重用等技术特点的新一代载人飞船总体方案,主持完成了返回舱新气动外形设计、高速再入控制、高热流气动热防护、大质量回收着陆、可重复使用等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使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综合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作为项目负责人,他先后主持完成了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和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两个型号的研制,并成功完成了飞行试验,为我国载人航天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使我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技术全面实现由跟跑到并跑的跨越。
|
|
|
|
作为牵头负责人,张柏楠组织编写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航空航天学科-航天器分卷》等著作刊物,完成了中国宇航学会组织编写的《2018-2019航天学科技术学科发展报告》中的专题报告——《载人航天器专业发展报告》。作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他立足本职,积极推进空间规划立法、生物安全立法的进展,多次参加全国人大环资委组织的执法检查活动,参与了大气环境治理、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规的编制与修订工作。应邀赴高校进行专业授课,参加中国航天日、北京市科协主办的主题论坛科普活动,助力民众不断提升科学素质,提高民众对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关注度,吸引了更多优秀青年学子加入航天事业队伍。
张柏楠的背后有一个美满和谐的家庭支撑,夫妻、父女之间的默契是一种幸福,支撑着他在事业上全力拼搏。对于事业和家庭,张柏楠有他独道的见解,单位里不谈家事,家里不谈工作,这才能达到一种和谐的美。他不喜欢体育运动,不喜欢琴棋书画,时尚二字也与他无关,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在他的办公室里,除了飞船方面的书籍外,还有《资治通鉴》《史记》等这些史学书籍。当然,拼模型、军舰、赛车、飞机,凡是需要动脑组装的,他也极感兴趣,平面设计、三维动画,凡是有助设计工作的,他都玩的不亦乐乎。
回顾几十年的工作,张柏楠认为自己“仅仅是航天人中很平常的一个”。细数这些年携手“载人”一起走过的每一个日子,品味着这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有心酸、有喜悦,有苦涩、有甘甜,可他却觉得更多的是使命、是荣耀。如今他正带领着千锤百炼的高水平团队,向着下一个科技高峰进发。